从天堂到地狱,“追剿”三星手机
你还在用三星手机吗?
恭喜你
你就是“少数派报告”中的主角
最新数据显示
三星在国内的占有率只有
2%!!!
惨不忍睹
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2017年第二季度的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份额数据显示,三星的市场份额仅为3%;到了第三季度,Strategy Analytics统计数据显示,三星Q3的中国智能手机份额已经变成了2%。
市占率又暴跌50%!(挨踢妹的数学没毛病吧)
白驹过隙,岁月如梭
我们总在感叹时间过得太快
盛年不再来,一日难再晨
三星手机从盛而衰,从巅峰到谷底,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。
2013年第2季度,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,三星电子销售了1530万部智能手机,占当时国内市场总销售量的19.4%。
中国每5部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是三星手机!不能再牛X了!
曾经,人气鼎盛
当年,三星手机还被《经济观察报》评选为“2012~2013年最受尊敬的企业”,这已经是三星电子第8次荣获此殊荣,体现了三星电子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。但时过境迁,如今的三星却从天堂掉落到地狱,在中国区的销量呈现断崖式下跌。
要说配置,三星S、Note系列双旗舰的配置绝对够格;要说创新,真不比苹果差;要说工业设计,三星S系列是可以放在游泳池里玩耍的;要说外观,三星曲面屏设计至今独步江湖。
讲真,三星手机真的很美
那么,这些年三星手机到底做错了什么?
噩梦还在继续,三星Note7爆炸门,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三星史上最大的产品危机。这让当时已经走在下坡路上的三星手机国内市场,一下子崩塌了。
全球35起爆炸,公开报道2起均发生在韩国。“三星Note 7的电池故障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二十四。”三星高管高东镇的表态,让三星全球用户群情激奋。
而三星未将中国纳入首批召回市场的举动,又再一次伤害了中国消费者。
中国消费者协会则批评,三星公司最初全球召回时未纳入中国,缺乏对中国消费者的尊重。
一次失败的危机公关已经注定酿成。
很多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,成了三星的“二等消费者”,三星手机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形象严重受损。
据 IDC 2016 年 Q3 数据,中国市场 TOP 5 的名单中早已经看不到三星的名字。
曾经的市场老大,变成了“Others(其它)”
2017年,华为、小米、苹果、vivo和OPPO这五大手机厂商占据了中国整个市场91%的份额,去年这个数字仅为79%。头部效应加剧,三星想要“王者归来”,得先问问前面这些手机品牌答应不答应。
也许是苹果的成功,让三星改变了市场策略,开始主攻中高端市场。
回过头来看,抛弃机海战术只让三星坠落得更快。
2013年之前,曾经,三星有400元的W、Y、Ace系列,也有4000元到5000元的旗舰S和Note系列,还有8000元到上万元的臻和大器系列,更不缺2000元左右的Mega和Grand,除了旗舰S还有次旗舰S Advance和次次旗舰Premier,价位覆盖恨不得每隔100元一个系列。
策略调整之后,2014年,三星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下滑40%,市场份额从国内第一跌出前三。直到主打曲面屏的S6/S6 Edge、S7/S7 Edge出现,三星才开始缓慢收复市场。
S6、S7主打的是4、5千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,三星露出的“破绽”,被国产手机一举占领,几乎一根肉丝都没留下。从千元智能机到4000元档位,国产手机密布,荣耀、小米、OPP、vivo、华为等完美转型成为国内市场的霸主。
虽然三星也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中低端的C系列等产品,但由于缺乏配置和性价比优势,均在国产手机面前掀不起风浪。
直到2016年,Note 7一炸,诸成空……
据韩国观光公社(旅游发展局)最新消息,截至去年11月,同期赴韩外国游客同比减少23.3%,只有1220.169万人次,受其影响,预计韩国旅游收支逆差将创造历史新高。
与之相呼应,中韩关系虽然已经开始回暖,。
中国消费者对赴韩旅游,购买韩国商品的热情均大大消退。韩国数码商品、汽车等在华销量均受到了影响,三星手机在劫难逃。
三星作为国际手机品牌,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拥有唯一完整的世界顶级的产业链,覆盖屏幕、芯片、内存等手机核心部件,能够在捕捉市场风向和消费者偏好后,通过强悍的垂直整合能力进行快速推新和成本控制,快速覆盖市场。
然而即便三星都不得不承认,如今全球最成熟、最先进、最快速的手机产业链在中国,中国手机品牌对市场的嗅觉更加灵敏,产品策略更加灵活,价格更具优势。
在中国市场溃败之后,三星手机正面临国际市场的全球性危机。
可叹的是,中国手机品牌们的第一假想敌显然不是苹果,iPhone由于系统、生态等原因与Android始终不完全在一个竞争维度,而体量最大的三星无疑将暴露在中国手机厂商们的炮口之下。
国产手机海外攻势迅猛
近年来,国产手机品牌出海已经成为主流趋势,海外收入占比不断攀升并逐渐超过50%。在东南亚、非洲、东欧等多个市场,国产手机品牌已经进入市场占率前三,并向三星发起挑战。而在如印度市场,小米手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“老霸主”三星,成为第一。
不仅如此,不久前彭博社报道称,中国两大智能手机巨头(华为和小米),正与美国手机运营商Verizon和AT&T就2018年在美出售其旗舰智能手机进行商讨,欲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抢占一席之地。
华为、小米发兵美利坚
这意味着国产手机在收割完亚非拉等次级市场之后,国产手机真正开始了全球化征途——向欧美进军。
这是苹果的大本营,更是三星最后的尊严。同样,不难预测,国产安卓机对iPhone的影响暂时有限,三星恐将还是那个最受伤的。
美国消费者更习惯在电信运营商购买手机
运营商渠道在美国占总出货量的80%以上甚至接近90%,绝大部分美国消费者购买手机都通过美国四大全国性的运营商:AT&T、Sprint、T-Mobile以及Verizon。
相信中国厂商会递给美国运营商一份十分优渥的销售合同,中国手机厂商就算自己少赚一点,一定要先将市场拿下。
对中国手机品牌来说,进军欧美市场的最大障碍专利已在近年的不断努力下,得到长足的提升,可以说具备了进军欧美的条件。
性价比会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吗?
小米6虽然不如三星Galaxy S8美观、上档次,但一样的主CPU、近似的配置,甚至不到一半的价格,将第一次有趣地挑战欧美消费者的取向和审美。
与国产手机正面交锋,对三星而言,是个长期复杂的课题。打不好,三星手机就将成为“小而美”的存在。
过去,是三星追着苹果打,现在是国产手机追着三星打。
国产手机这道障碍,三星能跨得过吗?
事情也许还没那么糟,市调机构IDC的2017年第三季度“全球手机市场份额”结果显示,份额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三星、苹果、华为、OPPO和小米。在这之中,三星仍然扮演着“一超”的角色,本季度出货量达到8330万台,相比去年同期多出700多万台,市场占有率也来到了22.3%。
问题是,三星手机也许真的已经站在悬崖边缘。
你可能还感兴趣:
2018新机炸裂,华为要玩三摄,苹果“双卡双待”,OPPO充电15分钟……充满了?!
假如,可以从2035回望2017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