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就是要把三星的产品变成商品 ——米书记对你说(七)

“你是卖米的?”拨打过我电信号码且与我不太熟识的人,都会这样问我,因为我的手机彩铃就是“欢迎致电三星香米……”我的扣扣号、微信号的昵称,是“米书记”——这是重庆卫视采访我的专题片的标题,时时处处旗帜鲜明地标榜自己是卖米的书记。曾经有一段时间,每天一大早起来跑步,都要自拍一张大汗淋漓的头像,然后配上“跑步5000米,卖米5000吨”的广告词。我,就是卖米的。

除了卖米,我在朋友圈偶尔也发点儿其他的。

比如三星场上有了一个新潮的理发店,我去理了发,然后发个朋友圈,号召三星人过年理发,就在三星理。然后就有朋友留言,你开的?你亲戚开的?比如我下乡见到自由放牧的土鸡,就会拍几张照片,然后配上“需要的,联系我”之类的话,也会有朋友留言:“你自己的产业?”比如到了养蛇的农户,我也拍照发朋友圈,就会收到“你也卖蛇”的疑问。

再比如红薯、莼菜、苗木、腊肉、山羊、母猪……只要是三星人在三星的产业,我都要鼓与呼。我多次地在乡村干部大会上要求每个乡村干部都要成为“贩子”,鸡贩子、米贩子……通过我们的人脉资源,把农户在家种养出来的产品变成商品,高价卖出去,实现优质优价,让在家的农户也有钱用,过上体面的生活。

我也希望,我们每个三星人和关注三星发展的人,多转发我们“三星半月”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,让更多的人知晓三星农产品的好,让更多的人认可三星农产品的好,实现我们把三星打造成为口感舒适、安全放心食品生产地的目标!

或许有的人认为,我们落伍了,还在搞计划经济那一套,我们错位了,这些应该交给市场主体去做,由企业去开拓市场,我们越俎代庖做了应该由企业做的事。但是,在资本和外脑不愿介入的时候,我们党委政府不是应该成为企业的保姆,培育本地企业呵护本地企业么?不是应该为本地企业开拓市场和培育品牌鼓与呼么?

只要是能够把农民的产品变成商品,我们落伍一点儿,错位一点儿,辛苦一点儿,又何妨呢?

(图片由马泽乐同志拍摄)


友情链接